A股将迎重磅增量资金。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

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份,银保监会就发文对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比例“松绑”。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国常会再提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一方面是希望保险能够通过加大权益投资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的长期发展资金;另一方面,希望鼓励资本充足的大型保险公司增加权益类投资,进而提升经营业绩。

险资权益投资比例的提升,无疑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测算,险资投资权益资产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45%,有望为市场带来1万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发挥险资特点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17日,为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自主决策空间,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内容之一就是设置差异化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保险公司而言,根据规模、运营、风险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监管比例,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竞争,对于一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高、风险管控较好的保险公司,给予其更宽泛的资金运用范围、更高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增厚其经营利润;而对于经营状况较差的保险公司,则暂时对其高风险类投资进行一定限制,保障公司和投资者资金安全。”

陈雳表示,对市场而言,针对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也是为了引导长线资金入市。对比海外市场,国内散户持股比例还相对较高,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有利于维持市场稳定。

昆仑健康资管首席研究员张玮认为,保险资金先天具有长线投资、价值发现和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资金属性。近年来,行业布局不断优化,险资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

“监管对于险资权益投资的逐步宽松,一方面是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则是有意引导保险资金发挥期限长、来源稳定等优势,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资本市场活力”,张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徐承远看来,差异化放宽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比例,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长期性资金,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韧性。同时,增加中长期保险资金入市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保险资金发挥机构投资者积极作用,更好服务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等国家重大改革举措。

徐承远提到,此前在今年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保险资金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优势的行业和领域,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有望为市场带来万亿元增量资金

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0.85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2.54万亿元,占比12.19%;债券投资7.69万亿元,占比36.8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运用余额2.75万亿元,占比13.19%。而在今年1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8.85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2.43万亿元,占比12.89%。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及占比均有所提升。

在《通知》发布时,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知》发布后,保险公司的自主运作空间将得以加大,配置权益类资产的弹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总体来看,《通知》可以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更多资本性资金,对市场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如果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提高到45%,可以为资本市场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张玮认为,在2014年权益投资比例放开至30%后,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从2013年的10.23%,最高提高至2015年的15.18%,至2019年平均比原来提高了约2.5个百分点。按照整个行业权益投资比例提高2%-5%的比例来测算,增量资金约有4000亿元到1万亿元的规模。不过,实际上,险资并不会快速地大幅提高权益投资占比,特别是对稳健性要求较高、风险控制严格的大中型险企。因此这一政策利好将会在相对长期的过程中慢慢兑现。

徐承远认为,随着权益类投资监管比例逐步从30%放开至45%,预计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占比将上升至18%-19%左右,增长5至6个百分点,以当前超20万亿元的保险资金体量来测算,预计将会为资本市场带来1万亿元至1.2万亿元左右增量资金。但由于保险资金流向权益类投资配置领域仍是一段漫长的过程,预计实际带来的增量资金将会小于测算规模。(本报记者 刘 琪)

关键词: 险资权益投资